标题: 全世界仅存两本的古书,我与日本财阀各一本,内藏五台山大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古代秘籍    时间: 2020-12-27 15:08
标题: 全世界仅存两本的古书,我与日本财阀各一本,内藏五台山大秘密
[align=left]在2001年我的父亲第一次病危的时候,他就把他所收藏的七八十种珍贵的古籍交付于我。在这批藏书中有珍贵的宋版的佛经,并且是上图下文形式的。还有一些名家抄本,这些名家抄本非常漂亮、非常工整,而在历史上很多重要文献是靠手抄本流传下来的。因此通过整理父亲留给我的这批书,我发现了很多我过去在读书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看到的书。也正是这一点引起了我对藏书的兴趣和热爱。[/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b80f24fe6684f4ea2c9b9819393ff97?from=pc

[align=left]在父亲把他的藏书交给我之后,曾特意向我提起他的藏书中有一部明洪武年刊印的《清凉山志》。所谓清凉山,是五台山的旧称。而这包括《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几部作品的统称是《清凉山志》,是记述五台山的变革和发展历史。我父亲给我这本书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下,因为五台山是中国闻名的佛教圣地,规模最大的佛教禅林。所以《清凉山志》就比较重要。从敦煌的唐代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台山也就是清凉山在唐代就非常有影响,他的影响不只是中国,包括海外。而唐代敦煌藏经洞出现过两幅关于五台山的绢画之后,我现在所持有的这部清凉山志就是最早的了。但是这部书现今海内外只存有两部残本。[/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520535edc3884977ad297e54c61313fb?from=pc

[align=left]其中一部残本曾藏于清末中国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皕宋楼里。后来,皕宋楼的全部藏书,被日本三菱财团以11.8万大洋之价购走,移入日本财阀岩崎的静嘉堂文库。这是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最惨烈的文化浩劫之一,海内外学子为之一恸。当时皕宋楼里正好就有一部《清凉传》的残本。但是它残在哪呢?原来的书商把那部书的年号给割去了。大家可以看到我这部书上的年号印有明洪武。而在《清凉山志》的开篇序中曾写有,大定年重雕《清凉传续》,因此当时的书商将明朝的年号割去,而保留了大定年的前序,让当时的皕宋楼以为是金本。当然现在静嘉堂文库已经把它改正成明本。[/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640c2c36c384332a167a969bdd01a54?from=pc

[align=left]而我父亲给我的这部书,是当初罗振玉旧藏的书,罗振玉和王国维可以说为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世人所知的“八千麻袋”事件是指1921年春,北洋政府财政困难,故将清朝内阁档案分装八千麻袋,计15万斤,以4000银元卖给北京同懋增纸店造纸。罗振玉得知此事后,遂以高价买回。并对这批档案进行整理,使得这段档案历史得以保存和延续。[/align][align=left]当时我父亲给我的时候就跟我说非常可惜啊,这部书是残本,如果有机会希望能配齐一整套书就好了。所以在我开始藏书了以后,我心里就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完成我父亲凑齐这六本书的遗愿。之后,在某一次拍卖会上,我发现了一套拍品,为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全套《宛委别藏》。什么事《宛委别藏》呢?《宛委别藏》是我国清代大学者阮元任浙江巡抚时悉心搜求并进呈给皇帝的一批《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嘉庆皇帝对这套书非常珍爱,命名为《宛委别藏》(而据古书记载,“宛委别藏”是大禹珍藏典籍的地方)。[/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58cc6255-9435-465e-b978-539d83802806?from=pc

[align=left]而在《宛委别藏》中我发现了一套《清凉传》,当时我就赶到拍卖会,由于我和拍卖会的总经理很熟,就把这个《清凉传》借过来看,我发现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版本是明朝的天顺本,比明洪武要晚。但是我拿本子里的内容和我所持的洪武本的《清凉山志》对比之后,发现内容一模一样,只是版本字体和排版不同。坦白说这之前我也多次托人去日本,希望能够借出静嘉堂文库所藏《清凉山志》影印。但是多次无果。于是我当时就想何不用天顺本来补全我这本书。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电子时代,为了保持我这本书的原貌,于是我就把我有的这四本书的所有内容做了一个字库,然后按照天顺本中我缺少的那两本书的内容进行编排,最后按照明洪武本的版本格式进行排版,并打印出来。然后托人照着打印出来的稿本进行影抄。所以影抄出来的跟原刻几乎一模一样,相似度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七八以上。[/align][align=left]而我选择用以影抄的纸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专门拍卖会购得一卷觯斋纸,民国时期有一位瓷器大收藏家,郭葆昌(字世五)是袁世凯的大管家,他当时专门做了一种有特殊暗花的纸来区别于其他纸,并取名于觯斋纸。[/align][align=left]至此我就完成了我父亲的心愿,而且我这两本抄本可以说是手抄本历史上第一次创举——电子影抄本。[/align]





欢迎光临 (http://gujizh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