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豆瓣8.9分纪录片推荐:古籍人人可读,先从《典籍里的中国》开始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古代秘籍    时间: 2021-5-22 14:16
标题: 豆瓣8.9分纪录片推荐:古籍人人可读,先从《典籍里的中国》开始吧
[align=left]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2021年大年初一开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始播出一档大型文化节目,让无数人的目光流转到一本本古籍身上,这档节目就是《典籍里的中国》。[/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ZgrJ7IfLo0?from=pc[align=left]历时近三个月,节目一共才更新到第4期。第一期讲《尚书》,第二期讲《天工开物》,第三期讲《史记》,5月2日最新播出的一期,讲《本草纲目》。节目更新速度慢慢悠悠,似乎也正说明每一期都在精心准备,耐心打磨。[/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ZhVCaWSWCj?from=pc[align=left]“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align][align=left]但这一本本关乎民生、关乎科技,关乎做人、治国根本的皇皇巨著,不是研究人员,总会觉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甚至大多数人一生可能都没有机会通读一次。[/align][align=left]终于,我们有机会通过这样一档文化普及节目,初步地了解它们了。[/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ZhyJ4eMoZP?from=pc[align=left]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就不能不读我泱泱中华薪火相传才保留下来的古文典籍。《典籍里的中国》正是通过挖掘典籍中的经典篇章、典籍故事,让隐藏在古文字中的中国精神追求闪闪发光。[/align][align=left]每个人都要[/align][align=left]存修身之要,家国之志[/align][align=left]《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为孔子晚年依照上古史书整理编撰。[/align][align=left]《尚书》研究专家钱宗武先生为节目写下一句这样的台词:为何而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align][align=left]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读《尚书》的原因。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中国人自古就有“修身”之志。而中国人又不仅仅只将目光放在“个体”上。以“修身”为基础,还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ZlN1hbP2H5?from=pc[align=left]人要尊重自然规律,[/align][align=left]和自然和谐相处[/align][align=left]何为“天工开物”?[/align][align=left]嘉宾蒙曼老师解读:天工,来源于《尚书》,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和自然的职责;开物,来自于《易经》,意思是开发万物,成就万物,“天工开物”就是是人利用自然,以自然成就万物的成果。[/align][align=left]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说,“天工开物”四个字,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Zlo7C17z3h?from=pc[align=left]《天工开物》第一篇《乃粒》所记: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人不能靠着自身长期生存,必须靠着五谷生存,而五谷不能自己生存,需要靠着人种植才能生长。这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么![/align][align=left]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生长、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都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人应该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常怀谦卑之心。[/align][align=left]常怀谦卑之心,[/align][align=left]方可学以致用[/align][align=left]第三期识读《史记》的节目中,司马一族,历经尧、舜、夏、商至周,世代为天官,掌管历史。[/align][align=left]司马迁从小立志做史官,父亲司马谈谆谆教诲:史官不仅要记录先贤,还要实录当下。……迁儿,要记住,史官要敬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常怀谦卑之心,方可学以致用。[/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ES7Q2BnN4?from=pc[align=left]有了“谦卑之心”,实录之笔,司马迁才能壮游山河,在九嶷山追怀大舜的美德;在会稽山探禹穴,遥想大禹会盟诸侯盛况;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他用一支笔,继承父志,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align][align=left]不畏万难、逆流而上,[/align][align=left]终一生去追求[/align][align=left]中国人自古就有坚忍不拔的追求进取精神。而《典籍里的中国》所讲述的主角,不论是一生舍命护书、传书的伏生,还是立志修撰实用之书的宋应星……甚至是以一家之力,修出近190万字五十二卷《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他们都择一事,终一生,穷其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F6JIABhDL?from=pc[align=left]李时珍立志学医,向父亲求说并明志时就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align][align=left]他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和实地考察,潜心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又用十年勘校,最终历经万难成书。这不正是我们已经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吗?[/align][align=left]除了挖掘一如星火,隐藏在典籍中的中国精神,《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在舞台形式上更注重沉浸式观看体验。光是演出区域,就有四个。主舞台专做大场面,二号台小而精致,三号台分上下两层,延展空间。[/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FgGaJrbq0?from=pc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GB8RcYptR?from=pc[align=left]每一部典籍的解读,用话剧式的故事场景在四个舞台空间中转换。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代表今时今日的我们,在古今穿越中与这些先贤哲人对话互通。[/align][align=left]这种古今对话的表演形式,不仅让观众在屏幕上都能感受到舞台剧的现场魅力,也在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转换中,找到共鸣。[/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GgDgQz53L?from=pc[align=left]最让人惊喜的是,每位主演经过一面面镜子,以现代装束和自己所扮演的古代的典籍人物“见面”。恍惚间,他们穿越时空,看到了自己的前世。[/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lXHeV0Tx8?from=pc[align=left]看《典籍里的中国》,还要准备好面巾纸。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历史所记载的人物故事,以及节目超燃的台词,无不让人激奋,无不催人泪下。[/align][align=left]在节目中,我们和倪大红老师一起穿越到2000多年前,看伏生如何冒死护书、传书。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mA3DLZSq3?from=pc[align=left]中华文明的“传承”命题,看似宏大,不过是一个个“伏生”的决绝、牺牲,一家又一家人的跬步千里,舍命保护。[/align][align=left]《天工开物》的第一篇内容《乃粒》,与农业有关。节目设计了宋应星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跨时空相遇的情节。[/align][align=left]在现实中不可实现的“握手”,我们终于在舞台上看到。他们都有着“禾下乘凉梦”,他们都希望天下人都有饭吃,能吃饱饭。[/align][align=left]当李光洁扮演的宋应星,说出那句“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他眼中的坚定,思想中的格局和性格中思辨,相信每一位观者都能感同身受。[/align][align=left]华夏为何为一体?[/align][align=left]自古就是一体。[/align][align=left]《史记》一期,炎帝、黄帝为民生而结盟,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align][align=left]节目中,撒贝宁旁白台词说道: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听到这一句话,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内心澎湃,激动万分。[/align]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n661SfuoL?from=pc[align=left]节目中有个细节——开场时蒙曼老师解读什么是“典”。[/align][align=left]她说:小篆的“典”,上半部分一个“册”,下半部分一个“几”。册放在几案上,方为“典”。[/align][align=left]而在甲骨文里,“典籍”的“典”字,拆分来看,上半部分是“册”,环形的部分,正是串联竹简的韦条(皮条)。下半部分则是两只手。双手捧“册”方为典。[/align][align=left]无论小篆还是甲骨文,“典”代表的,都不是物件,而是一种状态——珍视的状态。[/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SXdvanZG9cGE6E?from=pc[align=left]我们为何要读史?从历史中看到过去,从过去反思当下。如何对待典籍,反映的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align][align=left]有了《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节目,我们才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才能通过古人的记录,古人的智慧,知道我们的生命来自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align][align=left]“典籍人人可读”,先从《典籍里的中国》开始吧![/align]





欢迎光临 (http://gujizh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