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19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籍善本的初印本和红、蓝印本

[复制链接]

1203

主题

1748

帖子

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古币
2136021908
贡献
912
银币
50140
在线时间
4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6: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left]一部古书,都会印上数次,十数次乃至数十次。因此,最初印的本子就被称作“初印本”而为人们看重。之所以为人们看重,得从中国古书的刻印方法说起。[/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3172000211669f9d8d04?from=pc[align=left]古代刻书的方法是,用梨木或枣木为原料,根据书的大小和尺寸锯成板片,打磨光后备用。然后等人写稿,稿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工拿到原稿后,用糨糊之类的东西把它贴在木板上。稿纸正面与木板相接,字便成为反体。以后再把这张纸揭去,但墨书的字迹以反体的形式仍留在板上。刻工便用锋利的刻刀,把版面上没有字迹的部分全部削去,使字迹突出。[/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3178000848a2cce0f870?from=pc[align=left]刷印时先印样张,一般用红印居多,也用蓝色,称红印本或蓝印本。经校对无差错后,即正式用黑色印刷。印刷时,印刷者右手持两头都装有刷子的刷帚,先把一头蘸墨的刷子,在刻板的字面涂上墨迹,用纸盖上,然后再用另一头未蘸墨的刷子在纸背上拭过,使字迹刊印在纸上。如果印书者是好手,刷出书来墨气前后一致,边栏一律,次者则会出现“锅巴”“盐豆”“倒边塌栏”种种毛病。“锅巴”是指书页上某处没印上字,出现一块白。“盐豆”是指书页的字印得深深浅浅浓淡不一。“倒边塌栏”是指两边的边线和上下的栏线印得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刷印者的手劲不匀,时轻时重。刷印者把每张都印好后,装订成册,就是雕版印成的古书。这种最初也是第一次刷印出的古书,就是初印本。[/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317b0004f51294c3d9a7?from=pc[align=left]然而问题是古书不可能就刷印一次,只要板子不坏,就总在不断地刷。但木板着水受潮后再遇风干便很容断裂走形,而木板每次刷印都必须敷墨,刷一次,敷一次,中国古墨又是水墨,木头吃墨吸水,字迹笔道就会有些膨胀,变粗发胖,摆在那里像一个个胖子,没有当初整齐美观。此外。不仅字迹笔划膨胀,整块书板也会膨胀,于是边栏向外扩张。每次刷印完后,收起书板,书板由湿到干又会发生裂板现象。这种书版再拿来印书,由于开裂的地方成了深深的口子而无法着墨,即使着了墨也印不出来,形成某些字有一道没一道,怪里怪气的样子,栏线也是有有无无,着墨的地方黑,没着墨的地方白,这种白道子就是因为书版断裂而产生的。行话叫“断板裂板”。为了能让书版继续奉献,又开始补板,即把原来不清楚的地方挖掉重雕,然后再行刷印。总之,只要书版不是丢失或损毁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就永无休止地印下去,这样的书就叫后印本。[/align][align=left]如何分辨初印、后印?一般说,初印本边栏清楚,文字清朗,墨色十足。但是古书一般一次也就刷印几百本,甚至更少,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刷印的书,只要书版保存得好,我看比头次印也不会羞得太多。所以我个人看法,就看边栏线断不断或断得多不多。如果有了补版,那么这个书的刷印就相当靠后了。一般说法,断版、裂版、补版的书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有的书版,明万历年刻的,一直到清末光绪时还在那儿发挥余热,书版不知修补过了多少回,印出书来没法看,它还有什么价值。[/align][align=left]但是话又不能说绝,版本学上有个术语叫“三朝版”,即书版经过三个朝代修补重印,这里是特指宋代的书版。北宋时期国子监的书版,于靖康之变时,全被金人掠去。南宋初重建国子监于杭州,除了向附近地方政府索取史书、子书版片人国子监,并将远在眉山的南北朝七史版片也统统移送到监。同时,杭州工匠也刻了不少重要书版。宋亡入元,这些书版被移送至西湖书院保存。元时,余谦、叶森等人曾督工匠修补印行。元亡入明,约在洪武八年,明政府又把这些版片转存南京国子监,同时再次加以修补刷印。直到清朝嘉庆时期,才因失火而荡然无存。由于这些书版历经宋元明三朝,所以叫“三朝版”。古书行业的人,瞧不起这种本子,管它叫“大花脸本”。意思是这些书递经元明修补,印成的书墨色深浅不一,字体大小不同,花花搭搭又模糊不清。然而近代有位大藏书家傅增湘,有一天黄昏到一家相熟的书店去访书,与店东谈天时,偶然从货架最底层看见一部“大花脸”本。据店主说,这书原本也放在架上,因是递修本无人要,就扔在架下尘封土盖好些时日了。傅增湘却从书里看到了极重要的史料,如获至宝捧回家去了。岁月流逝,现在这种本子早已身价不菲。[/align][align=left]对于初印本,藏书家都是竭力搜寻的,并在得手后作为善本珍藏,所以近代有人说到藏书时,使了个新词,叫“极初印”。这个词不见于版本学,但在藏书爱好者当中颇有影响。其实,这个词本身不大通,有逻辑上的问题。什么叫极初印?似乎应该是初印的初印。什么叫初印的初印?有些费解。这让我想起“文化在革命”时的“最最最最”和“核心的核心的核心”。穷底究源,大概都是从“老老王麻子”那儿脱胎的。我想,这实际是藏书者对自己图书的一种喜爱之情的表露。顾名思义,初印,就是第一次印。若说极初印,反而模糊了初印这一概念本身。因为极初印,就好像初次的次数有许多,我这是“极”,最靠前,但是不是第一次,也不知道。我在上头已经说了,某本现存古书是不是第一次印,现在已无法考证。只有用断板、裂板、字体、墨色来进行一种比较模糊的区分,以界定初印、后印。所以我个人觉得,有人用“此书刻得极精,初印无疑”来评价藏书,比极初印更准确更科学,也一样体现出这本书的珍贵程度。[/align][align=left]初印本确实比较漂亮,比如用的墨比较好,刷出字来,藏书家常用墨光如漆来形容。纸也较精,印出书后,藏书家也爱说纸白如玉。对初印本的赞美,常用的词就是纸白板新、纸墨莹洁等等。一般来说,初印本的天地头也较为开阔,装帧也多少用心一些。而且有一些刻本,大量印书之前,先用朱墨或蓝墨印个数十部供校对,或送朋友玩赏并赐教。这也是版本学上所常说的“红印本”、“蓝印本”。[/align][align=left]红印本、蓝印本都是在古代书版雕完,在正式刷印之前试印的本子,目的是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以便进行修正。为什么使用红色或蓝色,目的是为了醒目,犹如现代人们校正稿件时使用红蓝铅笔,以提醒工匠。这种印本,肯定是新版初试,必然字画清晰,刀法剔透,版式美观,初印精巧,而且印数少,流布稀,为版本学家和藏书家珍视。[/align][align=left]古代通常用红色或蓝色把即将付印的书先印刷一次,送有关人士查阅并在上面用黑墨进行修改。一般只出这种“初本”,如仍需修改,也可能再出一本其他颜色的印本(如原出蓝印本则第二次用红印本)。同一本书同一个版本的红(蓝)、黑色两本,称“鸳鸯本”;部分书籍的某一个版本可能存在3种颜色(即红、蓝、黑三种,因为曾印刷2次进行审阅),称为“三兄弟本”,比较少见。一般来说,蓝印本价格更高。[/align][align=left]铅印本不是红蓝印本[/align][align=left]真正的红蓝印本指的是木刻水印本,而许多牟利者把铅印本的“红蓝本”也混淆到红蓝印本中,实际上真正的红蓝印本的价格是铅印本的10倍,因为木刻本印刷数量有限而铅印本印刷数量可达成百上千。区别方法是,木刻本因为使用水墨而呈现浓淡区别效果,而铅印本因为使用油墨所以效果均匀、色差较小。[/align][align=left]不过在古代红、蓝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校正,而发展到民国则有一定变化。那原因主要是古人刊书为了诵读,而至民国,人们开始欣赏书的一些外在东西,追求形式美或日艺术美。于是将自己的文集,或祖先,或乡贤,或友人的诗文集,以及自己喜爱的古人的比较稀见的诗文集或其他著作等等,用红、蓝印的方式印出,配以疏朗版式,上等佳纸,精美装帧,拿来送人或自存。当然,这种本子不会多印,一般也就百十来本,当时流传不多,现在也就成稀见之物,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不过个人觉得值得提出的是,红,蓝印在古籍中所流传下来的并不多见,多见的就是民国这一时期。因为大家将它当玩物,制作精美,送人显文雅,收藏有档次,一时成了风尚。即使说具体到每一种不多,但从红、蓝印整体的存世量说,却也不少,因此不能不加分辨地认为一切红、蓝印都值得收藏。我认为值得收藏的红、蓝印主要是那些大藏书家刊印的,因为他们一有学问,二懂操作,三具资财。其次是虽非名家所刊,但内容较为稀见或偏僻的书。再次是在形式包装上有创新。至于那些达官贵人附庸风雅自刻的诗文集又无什么形式创新的红、蓝印,似可不必作为追逐对象。[/align][align=left]其实,无论是初印本还是红、蓝印本,都不过是表明印制过程的早晚,并不能说明此书就一定具有多少价值。如要评定一部书价值若何,就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籍站-古书/古籍免费分享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2-26 02: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