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left]如今古籍善本从年代上可分为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形式上可分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而活字又有木活字、铜活字、泥活字、铅活字、锡活字之分;内容上分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等。[/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4d04000bf364b2d1348b?from=pc[align=left][size=16px]中国收藏典籍的历史十分漫长,从汉初就开始了。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出现“版本”的概念。[/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各种版本的古籍中,以宋版书最为珍贵[/size][/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4d03000f410aba56e594?from=pc[align=left][size=16px]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古籍以宋版书最为珍贵,早在明清时期,宋版书就是藏书家和文物贩子争相追逐的奇货,叫价非常惊人。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古籍善本收藏远远盛于书画。但是由于古籍善本入门门槛较高,且存世量少等问题,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处在小众收藏的状态。[/size][/align]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4d060007e86099f31c1a?from=pc[align=left][size=16px]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以及藏家、国企、文博机构对古籍善本的认识出现转变,具有更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认为,收藏古籍善本是收藏一段历史,古籍善本的文化挖掘是促使古籍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并非所有“宋版”都有价值,“品相完好”、“稀缺”是评价两大关键[/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尽管宋版书难得,但并非所有“宋版”都有价值。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提示“品相完好”、“稀缺”是评价古籍的两大关键。“如果保存不好,只是残页,即使远至宋版,也不及品相完整的明版、清版书珍贵;而即使保存完好,同一版本数量众多,各大图书馆都有藏,失了稀缺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沈津建议。[/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清代、民国本可作为入门者的尝试[/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专家提醒:古籍收藏爱好者在入手前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哪些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就一般藏家而言,还是应该量力而行,买自己喜欢的、价位较低的,清代、民国印本可以作为入门者的尝试。[/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书收藏升温,许多不法商人也在伪造古书制作古籍伪本,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时有发生,需谨慎鉴别。比如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用各种方法将纸染成黄褐色,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真假。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序跋后还写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还要注意的是:虽然手工制版与原书总有差别,但扫描可以使伪书与原书分毫不差,一切细节都能很好地得以体现,这无疑使得古籍善本收藏更具挑战性。因此选择古籍善本,更要注重细节。当然,单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古籍收藏要耐得住寂寞。”沈津认为,跟字画、瓷器等古玩不同,古籍善本既不能挂在墙上欣赏,也不能拿在手上把玩。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没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和古汉语功底,读通都不可能,更不用说读懂或者钻研它的版本。[/size][/alig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