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1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籍:收藏的最高境界

[复制链接]

1203

主题

1748

帖子

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古币
2136021908
贡献
912
银币
50140
在线时间
4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14:3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left][align=left]名人高晓松因担任大型私立公益图书馆、亦为免费公开借阅的藏书楼“杂·书馆”馆长而闻名于广大书友。据悉,目前杂·书馆馆藏图书及纸质文献资料近百万册(件),其中线装明清古籍文献二十多万册,晚清民国期刊及图书二十多万册。杂·书馆的出现将大众的关注点引向了古书领域。近年来,古籍善本成为了收藏界的黑马,价值一路高升。有专家表示,古籍的火爆契合了当下公众对古籍的文化价值和藏书这种文化行为的重新发现与认同心理。[/align][align=left]津门著名藏书家曲振明回忆当年“读书之难”时,连连感叹“羡慕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道,有书读的日子真的太幸福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欧阳海之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align][align=left]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串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align][align=left]“30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align][align=left]“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为一种心灵活动,读书历来被视为雅事乐事。古人说,不读书便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书籍的重视程度。有学者表示,收藏的核心当属古籍善本、孤本的收藏,收藏的最高境界无疑也在此。[/align][align=left]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办者陈东升在其首部自传性作品《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中谈及收藏时曾有这样一段记录: “藏有几个境界:先是画,然后是书法,书法之后是黑老虎,就是碑帖,最高境界是收古版书。”[/align][align=left]私人藏书在我国历史悠久,绵延不断。据传明代藏书家王世贞,一生为官。其家有弇山园,自称“吾弇山园之中,为楼者五,为堂者三,为室者四”。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曾藏《清明上河图》真迹。王世贞家财丰厚,但当他遇到珍贵宋版《两汉书》时,书商开的价却令他以自己的身份和家资不足以凑齐那么多的银两,最后是以一座庄园换回了这本书。这段轶事足以令人看出,古代人对珍贵古籍的重视,也恰恰证明善本、孤本多被达官贵人视为收藏核心,并甘愿为此一掷千金。[/align][align=left]只有先懂行 才能藏古籍[/align][align=left]曲振明认为,当今藏书者的藏书目的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三种:一种用来读,一种用于藏,还有一种既不读也不藏而是贩。“对很多藏书人来说,清点书架上的书时才发现‘书非借不能读也’,所藏者多,读过者少。当下,藏书对很多人来说多是将其束之高阁,目的也成了满足文化投资需求和心理需要。”[/align][align=left]在曲振明的收藏中,还有无意中得来的中国最早的英语教材《华英初阶·进阶》(初集至五集)。“我很早就喜欢外文书,记得‘文革’期间天津外文书店处理旧书,许多人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列宾等人的画集。我买了一册西班牙委拉士开支的油画集,还买了几本俄文机械图集,用来存放剪报。后来陆续买了日文书、英文书、德文书和俄文书,内容皆与历史文化相关,唯独《华英初阶·进阶》是一部英文教科书。”[/align][align=left]后经曲振明考证,当年作为英文教材,《初阶》、《进阶》已成为考量学生英文程度的标准。“这两种教材出版后,成为英语学习者的首选课本,一版再版,畅销多年。”[/align][align=left]买书、淘书,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古旧书店的老店员都有独门绝技,有的偏重古籍善本。有的偏重新文学初版本,有的偏重通俗小说,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我还结识了不少书友,他们有经验、有眼光,我常常从他们那里得到指点迷津。近年来旧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书摊上难觅好书,一些有价值的图书都在拍卖市场流通。买书环境的改变使原来的淘书乐趣荡然无存,昔日淘书、买书的经历化作了美好的记忆。”[/align][align=left]古籍收藏最需要收藏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如果一个收藏爱好者连古文都看不大懂,那何谈“慧眼如炬”呢?[/align][align=left]谈及古籍收藏,本市一位常年从事旧书贩卖的老板告诉记者,古籍收藏之所以如此小众,实在是因为“爱好者大多明白倘若自己没有两把刷子,不敢碰古籍”。“古籍收藏要求爱好者必须对历史相当了解,说白了就是看到一本古书,能知道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是什么。另外,因为历史年代不同,各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各有特点,这些都需要爱好者下苦功夫去了解掌握。还有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明白的。”[/align][align=left]20世纪九十年代,天津东门外水阁大街有一间旧书店。店主懂书,曾赴大连收购了吉林大学罗继祖先生的一批书。爱淘书的曲振明经常去水阁大街这家店淘书,发现这批书后,欣喜不已。“我喜欢搜集近代名人著述,翻了半天,发现了油印本的张伯驹的《丛碧词话》。这部书为浅灰色版纸封皮,书首有周汝昌写的《丛碧词话序》,署名‘寿康’。”[/align][align=left]曲振明介绍说,书的主人罗继祖为罗振玉的嫡孙,与张伯驹是挚友。晚年,张伯驹住在长春,与罗继祖、于思泊、阮威伯、裘伯恭、单庆麟、恽公孚结社,每周一会,各作掌故一则,后著成《春游琐记》。而罗继祖也从此开始写笔记,他在《枫窗脞语》序中言:“予之试写笔记,始于丛碧翁之《春游琐谈》。于时三五招携,析奇赏异。每集,翁必索所作,必将荟集之以为谈资也。”曲振明推测,这部书想必是张伯驹先生赠送的。“我在琉璃厂中国书店看过《春游琐谈》的油印本共三册,价值不菲。”[/align][align=left]想要在旧书堆里捡漏,没双慧眼可不成。“淘旧书要看懂书法与印文,特别要留意带有批校、跋语的书,这与平素多读书和注意知识积累密切相关。”[/align][align=left]曲振明收藏清光绪年间长芦盐业纲总姚学源的《十瓶庵日记》和《习琴斋日记》两部手稿就是捡漏。当时书商以为是账本,曲振明拿过来一看,其中有姚学源与表兄光绪朝大学士李鸿藻的许多交往经历,颇具史料价值,立即入手。”[/align][align=left]曲振明表示,“读书、购书、藏书,都应该有方向、有计划。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我写有关文史类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与认可,就是因为我是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有根有据地去写文章。像袁克文的讽喻,我就是从几个版本中考证、比较、正误,给读者一个正确的结论。我觉得,主动探索性的阅读方法是最能让自己与作者产生思想互动的可能性,自己也容易有收获。”[/align][align=left]古籍善本“钱程”远大[/align][align=left]如果按收藏门类来分,包括名人信札、手稿和刻本、写本在内的古籍善本,属于相对小众化的领域。然而,正是不被大众所重视的领域,如今已发展为实实在在的“潜力股”。[/align][align=left]古旧书店的李老板告诉记者,收藏的一大原则是“物以稀为贵”,收藏的传统则是古籍善本优于书画。“目前来看,古籍收藏之所以未能普及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古籍的存世量很少,二是对收藏者的知识文化素养要求比较高。横向做比国内的书画价格,纵向对比国外古籍拍卖成交价格,中国古籍善本的价值确实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老板说,像他这样收售古书的人,必须特别重视古籍的保存,“稍微不注意,古书就容易发霉。”[/align][align=left]古旧书收售老板李先生介绍说,从数量的角度说,中国古籍的分布以宋代以后的印本渐多,唐代以前的写本数量很少。他总结古籍收藏先要搞清“七多”。“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使得中国古籍版本种类特别多。二是材料不同,制作不同,装帧不同,书籍的样式多;三是改朝换代,政权更迭,使得书籍的变化多;四是释道作为中国的主要文化,重复刊印的版本多;五是文化的多元,书籍的内容种类多;六是出版结构的政治性垄断(官印图书),书籍刊印的限制多;七是官方书衙与民间书坊林立,印书的机构多。”[/align][align=left]古籍收藏需要爱好者讲究分门别类,最好是确立方向后再谈收藏。他建议,一可按照时间分类,根据历史的不同阶段,确定要收藏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朝代的古籍。二可按照材质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如木牍、竹简、帛书、纸书等分类收藏。三可按照制作方法分类,根据古籍的制作方法不同,如写本、印本、钤本、拓本等不同样式去收藏。四可按照出书机构分类,比如官刻本、书院本、寺院本、坊刻本、私刻本等。五可按著作分类,根据古籍的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著作,如经史子集或诗词歌赋等。[/align][align=left]近年来,曲振明所著的《旧书刊撷珍》获得了业界的良好反映。这本有关古旧书籍收藏的著作,集曲振明三十年收藏之精华,其中书选择了稿本、钞本、孤本、报纸本、油印本和初版本,刊选择了创刊号、特刊、专辑等,力求珍贵和稀见。[/align][align=left]“选书时我还注意了各种书之间的关联和系统,特别还考虑留出了续集的空间。为了图文并茂,还对所选图书进行拍照,留下了大量的书影。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经历,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故事,把自己藏书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得到方家指正,并愿与爱书的朋友分享。”[/align]
[/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籍站-古书/古籍免费分享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5-1-14 06: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