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2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善本掌故:宋刻孤本《忘忧清乐集》

[复制链接]

1203

主题

1748

帖子

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古币
2136021908
贡献
912
银币
50140
在线时间
4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5:5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left]中国围棋的起源很早,围棋起源最早的传说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围棋就已盛行。孔子的《论语》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因之犹贤乎已。”孟子则说“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把溺于博弈与好饮酒相提并论,可见围棋已十分盛行。[/align]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15e7000d63c8bf48db88?from=pc[align=left]秦统一六国以后,围棋曾经冷落。东汉后,迭经三国、魏、晋、南北朝,围棋更兴。据史书记载,曹操、孙策、吕范、陆逊、诸葛瑾、费祎等都酷好围棋。南北朝时期,围棋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宋明帝刘彧还为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棋经》,围棋理论和围棋专著也陆续出现。遗憾的是,唐代以前的围棋著作,多数早已失传,现知仅一部北周时期的敦煌写本《棋经》,而现存最早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刻本围棋著作,就是这部宋李逸民编撰的宋刻本《忘忧清乐集》了。[/align][align=left]李逸民是南宋御书院棋待诏,书因宋徽宗“忘忧清乐在枰棋”句得名。收有北宋仁宗赵祯皇祐中翰林学士张拟撰《棋经》十三篇,宋徽宗赵佶御制诗一首,南宋初年刘仲甫撰的《棋诀》四篇,张靖撰《论棋诀要杂说》一篇,以及《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面》、《明皇诏郑观音弈棋局图》、《诸国手野战转换十格图》和开局棋势诸图谱。李逸民把有关围棋的前人撰述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著名棋局、弈谱收集起来,加以编次,形成了一部较系统的著作。[/align][align=left]宋本《忘忧清乐集》一卷,实际不分卷,卷内分上、中、下。书用皮纸印造,刊刻刀法娴熟,墨色青纯,行格疏朗,古朴大方,为宋代浙江杭州地区刻书风貌。[/align][align=left]此书在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就有著录。清朝初年,此书藏钱曾手中,钱在《读书敏求记》中也有记述,钱的记述引起了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的兴趣,他在得到宋刻《梅花喜神谱》后,想进一步得到宋刻《忘忧清乐集》。在跋文中自称“居平结想古籍,往往得陇望蜀”。清嘉庆七年黄丕烈终于在华阳桥顾氏试饮堂得到此书,试饮堂为顾珊斋名。顾珊,号听玉,其祖父顾若霖,字雨时,喜藏异书,亲自校勘。黄丕烈从其家得书甚多。黄得此书后,先请人重修,装成黄丕烈式的蝴蝶装。在黄丕烈亲笔长跋中叙述得书始末和版本源流。[/align][align=left]此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围棋史研究者过去普遍认为南北朝以前,中国围棋的棋艺水平只有十七道。但宋本《忘忧清乐集》中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却是十九道。这个重要的记载给围棋史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align][align=left]此书从黄丕烈处散出后,为汪士钟所得,成为艺芸精舍插架之物,以后又由汪氏,归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收藏,此书钤有士礼居、荛翁、士钟、阆源父、汪印振勋、铁琴铜剑楼、绍基秘籍、恬裕斋镜之氏珍藏、瞿印秉冲、良士眼福等印,可见其递藏渊源。铁琴铜剑楼书散时,丁福保先生曾出资购买6种珍贵古籍,并以他的名义捐给北京图书馆,此即为其中之一。当时陈毅元帅曾委托北京图书馆把此书复制一部,由装订室的师傅做成宋版蝴蝶装的样子,送给日本友人。这部书及其入藏国家图书馆前前后后,在当时都非常轰动。[/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籍站-古书/古籍免费分享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12-26 14:52

返回顶部